2014-03-05 中國青年報
格力電器在2013年實現了凈利潤過百億、納稅額過百億的不菲業績。對此,不久前榮獲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董明珠女士談到了她對格力的看法。
一個好的企業
應該只有油門沒有剎車
有 些市場人士評論:格力是一輛只有油門沒有剎車的汽車。對此,董明珠認為,一個好的企業就應該是只有油門沒有剎車。有的時候企業要轉型升級,但轉型升級不應 該影響到發展,否則就不叫轉型升級。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趨于緩慢時,需要調整一下發展思路,但不能因此而影響整個業績下滑。
對于格力發展的增速,董明珠提出,格力在打地基,地基要打扎實。地基包括進一步的管理升級,包括制度建設、核心團隊的建設以及現在比較流行的互聯網思維。“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是最重要的。”她說。格力堅持的幾個原則,一是對投資者抱著負責任的態度,二是對整個社會和國家負責任的態度,三是對員工負責。
而格力實現雙百,靠的正是這些建設。管理出效益,2012年,格力開始強力推行“定額領料”。每一臺機的來料,定點到位都有很明細的追蹤,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對企業內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業績進行量化的指標考核。在2013年,格力接近1000億元的采購物料,只有0.1‰的誤差,使2013年成為格力公司成立20多年以來收益最好的一年。
成本控制得好,利潤空間就出來了,自然稅收就加大了。而誠信納稅、依法納稅的思想也根植在企業中。“我從來都是跟財務講,要嚴格遵紀守法,這是最基本的第一個底線,是不能突破的。”董明珠說。
格力去年工資最低的員工,一線工人,已經拿到了5.7萬元。而格力每年堅持給投資者分紅,“正常的投資回報本身就應該給,不為投機者服務。”
市場在發生變化,格力會怎樣變?
“時代在發生變化,通過某一個工具的變化,而使人們的行為、生活習慣和思維發生了變化。”對于互聯網和移動終端帶來的變化,董明珠是這樣理解的。她提出,作為制造業,格力必須要利用現代的先進技術,轉化到產品當中,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便利,這將是格力的變化。比如格力會給它的中央空調用戶提供遠程的數據分析和配套的上門服務。“互聯網給人帶來的更多是便利,提高生活的質量。”
對于互聯網營銷的興起,她認為,大家利用互聯網的營銷渠道,給消費者提供便利,它是一個平臺,也是一個發展趨勢。“但如果沒有好商品,電商還能有信任度嗎?”制造業和電商需要共贏。制造業企業最不能忘本的就是產品技術的開發和產品質量的保證,這是企業的根。如果這兩個根本沒有了,企業去談什么互聯網,談什么轉型,仿佛在騰云駕霧中,沒法生存。
利潤來自于掌握核心科技
談到格力引以為自豪的核心科技,董明珠介紹說,核心部件掌控,離心機里面所有核心部件都是公司自己來做,保證效率。在國內肯定不會被超越。那如果是跟國外比呢?她笑了笑,反問說:“國外企業天天來挖我的人,你說是超越了還是沒超越?”
她分析說,最新技術,是未來發展空間最大的產品。比如空調,格力升級到1赫茲技術,別人不能替代,只有格力有這個技術。只有不斷創新技術,才是未來真正的增長空間。比如格力現在的光伏空調,別人沒有,這就是市場的增長空間。實現新技術不斷突破,就能贏得未來的市場空間。
她發現,消費者不再是因為廣告宣傳選擇了格力產品,而是對格力信任的加強愿意追隨格力的產品。市場的需求量是在消費者自主的選擇下,得到了充分的釋放,銷售的增長速度超出了預期,最終實現了雙百的業績。提及未來,她說,盡管格力現在做到了1200億元,在家電行業是屈指可數的,也是獨一無二的,但她并不認為格力很驕傲。
每年200億元增長目標,是格力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一個人沒有追求沒有夢想,那還能做什么?人本身就要有自我挑戰精神。這200億元不是對其他人的承諾,而是對自己的要求。”這位“格力女王”堅定地說。